深改组第七次会议释放7个信号:激情交叉点
深改组第七次会议释放7个信号🦎《激情交叉点》🤛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第一小学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上,教师们在做笔记(2020年12月2日摄)。新华社发(许颖 摄)
《甲申三百年祭》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因为明王朝统治的极端专制和腐败,又遇上所谓的“流寇”和“外族”的侵略,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灭亡的主因是明朝王室政治的腐败。文章还以较多笔墨描述了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后,争权夺利,腐化堕落,很快自陷绝境,刚建立 42 天的大顺王朝迅速垮台。,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继承革命文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历程的应有之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共产党员对革命文化没有高度重视,仅仅将其作为革命战争年代的“过时”文化。这不仅使革命文化处于一种“失语”和“边缘”境地,更容易使自身初心蒙尘、信念缺失、精神懈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继承革命文化,坚守精神家园,为实现赓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直至我遇见滨州——一座以三点水为偏旁部首的城市。在她母亲般温暖的怀抱中,一点水是黄河,一点水是乳汁,一点水是眼泪。如果你在她蓝色路牌指引下,沿着东西方向走,一条路一条路地走下去,可以一直走到黄河十八路,这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黄河十八道湾,不知是巧合还是命名者就是据此而命名的?我忍住了没问;如果你在黄色路牌指引下,向着南北方向走,一条路一条路地走下去,可以一直走到渤海三十二路。滨州人习惯以黄几渤几来称呼它们,所谓渤海之滨,黄河之洲,大河与大海珠联璧合出一座城市。这是公共交通的黄蓝交汇,纵横有序地构成了城市大动脉,任由人和车子欢快地流淌,汇入生活的海洋之中。可以说,这是一座被黄河垂青的城市,黄河穿城而过,有了黄河加持,她便水光潋滟了,水迹淋漓了,水波荡漾了,水袖飘拂了,挂起云帆,直济沧海。,李林指出,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与法治都是手段、方法、举措和过程,两者的价值特征、本质属性和目的追求是一致的。
讲好中国非遗文化故事的要领在于实现用力的均衡,进而达到恰如其分的效果。具体而言,既要讲好中国非遗的历史传承,又要讲好中国非遗的当代价值。以讲好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非遗故事为例,我们既要讲清楚其是中国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还要介绍其在当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时间知识体系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戏剧、典故、影视、书籍等,也应该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来加以介绍和呈现,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任人唯贤”典出于《尚书·咸有一德》,其原文为“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咸有一德》一文记录了伊尹对太甲所做劝诫。伊尹的大意为:天命无常,唯有修德、用贤,才能长保君位。选贤、用贤,是中国古代政治所推崇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应该理解为“任用官吏当选贤才,任用大臣当选忠良”。在上古时代,尧舜之间传贤而不传子,将公职开放于庶民大众,成为了以公代私、服务大众的伟大典范。至于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都相应地提出了以品德、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各种理论,如儒家所提出的“选贤举能”,如墨家所提出的“尚贤”,法家所提出的“公举”,此后历代所发展建立的察举制、科举制,都是这一思想传统的具体产物。现在,“任人唯贤”已经写入党章。
将这种表达更进一步的是前不久热映的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该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将跨越山水连接民族感情之桥的亲情延伸至感人肺腑的人间大爱。该片的表层结构是杜家兄妹思亲、寻亲、认亲的情节推进,兄妹之间的血脉亲情在流转岁月中永不褪色;而深层结构则是收养妹妹的蒙古族家庭中亲情的渐次绽放,杜思珩的草原新家是3000个收养孤儿家庭的一个缩影。只有社会主义大家庭才会生发出这样的亲情故事,影片因此也完成了有国才有家这种对家国关系的形象阐释。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体到集体,从小家到国家,当下亲情题材影视剧的情感叙事拓宽了人们对亲情的传统认知。不同家庭的各种亲情实际上既根植在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也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璀璨光芒。,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是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根本来源。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结合时代和实践发展,融入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新内容,使之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断推动意识形态话语转化,创新意识形态宣传方法,构建符合时代和人民诉求的意识形态工作方法途径;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
北京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革命文物丰富、红色基因深厚。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改革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否则就可能引起混乱;法治必须紧跟改革的进程和步伐,否则就可能被废弃淘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说。
《毛诗大序》,是汉代毛苌所授《诗经》中的一篇诗学理论文章,其作者一说为孔子的弟子子夏,一说为汉人卫宏。一般认为,此序综合了先秦及两汉儒家的诗学理论,非成于一人一时。《毛诗大序》不仅是解释《诗经》的总纲领,同时也奠定了后世中国诗学理论的根基,对中华民族诗学传统和诗学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四”之后,虽然白话新诗以反传统的姿态流行于世,旧体诗渐趋式微,但《毛诗大序》的基本精神并没有完全割断,仍不时潜伏于新诗的发展之中,并持续地发挥作用。《毛诗大序》对今天的诗人如何认识诗,如何创作诗,如何保持诗歌的民族风格和气派,仍有极大的教育和启发价值。,文化自信是内化于中华民族精神基因中的强大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和思想品格,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在共同的文化思想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編輯:Hee-kyung】
相关新闻
- 解读:四中全会起草小组成员组成有何深意? 2023-06-03 01:23
- 把握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 2023-06-03 01:16
- 黄淳耀的古文观 2023-06-03 12:57
- 中国精神之革命文化 2023-06-03 01:03
- 从《黄帝内经》看养生 2023-06-03 01:10
相关新发布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须用好“三支笔” 2023-06-03 12:53
- 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2023-06-03 01:02
- 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优势 2023-06-03 01:29
- 四中全会法治中国蓝图的六大亮点 2023-06-03 01:14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 2023-06-03 12:48